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医生专栏】姚贵忠:精神疾病患者要为自己努力活着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文 / 姚贵忠


一   小文的故事

小文是我的一个患者,她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刚28岁。

年纪不大的小文,经历很丰富。高中毕业后就在各公司、饭店里谋职,当过领班、主管、部门经理,还只身前往新加坡闯荡过10个月,可谓饱经沧桑。

可是,回国之后,父母发现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虽然凭着出色的英语会话能力和丰富的履历,她再次应聘到一家大饭店出任部门经理,工作不到三个月,没跟任何人商量,就辞掉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家人对她的行为百思不解,带她来到精神科门诊咨询。

与我见面时,小文的一双大眼睛略带忧郁,言谈中也充满了无奈。仔细交谈,会发现她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

她去新加坡是托熟人联系的,本想出国见见世面,到了那里才发现,工作条件与对方许诺的相去甚远。她在一艘豪华游轮上当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休息时间也很不规律,还有老板那副惟我独尊的态度,对她们这些“劳工”毫无尊重可言。她忍气吞声地熬到合同期满,一拿到报酬便愤然回国。

出国的经历不仅没有给小文带来荣耀,反让她有一种受蒙骗的感觉。经过认真反思,她觉得自己不缺社会经验,也不缺钱花,缺的是知识。于是,她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补习班。然而,她已经好多年不摸课本了,要想静下心来学习谈何容易,而且要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再三权衡利弊,她毅然提出了辞呈。所有人都对她的举动困惑不解,但小文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这是她自己的事,她不愿把内心的痛苦告诉别人。

经过坦诚交谈,我理解了小文,并对她理智的选择表示钦佩和赞赏。她没有精神病,只是由于父母与她缺乏沟通,以致产生了误解。

很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早期都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令人费解,但并不能说有这些表现的人都有精神病。特别是他(她)的家人,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感受。


二   如何判断人的精神活动是否健康

事实上,精神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是一个连续谱,最极端的健康是精神完美状态,最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状态,而绝大多数人都居于这两极之间,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频率不一、严重程度不等的精神障碍。因此健康与障碍之间只有程度不同,其界限也是人为划分的。


另外,精神健康的标准也非常复杂,不同的人,精神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其精神健康的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难以制定出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精神健康标准。


国际上很多知名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斯洛提出了适合一般精神健康水平的十一条行为标准,简单介绍如下:


(1)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无过度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否认或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的生活目的中包含有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顺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的独立见解,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由此可见,精神健康的标准具有完美性,它是一种理想境界。有谁敢拍着胸脯说,在他的一生中能够时时刻刻、不折不扣地按照上述标准行事呢?我们可以肯定世上有“精神障碍者”,却不能肯定有绝对的“精神健康者”。


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精神健康具有发展性。正是由于它完美,才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正如同我们很难找到一位绝对的躯体健康者一样,一个龋齿、一块雀斑,甚至一个痦子,一根白发都可能是躯体不健康的迹象,更何况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排泄着各种毒素?而这些毒素又在不断地侵害着我们的身体,谁又能说这样的肌体是绝对健康的呢?

当然,谁又能说因为没有绝对的健康,我们就不去追求健康呢?精神健康是相对与绝对、静止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不断地发现和纠正自身的缺陷,在这种不懈的努力中去感受愉快和满足,这才是精神健康的真谛。

三   精神疾病不等于精神残疾

疾病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功能的缺陷,而残疾则是强调疾病对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限制和妨碍。


准确地说,精神病人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称谓。如果按病程划分,可以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期、康复期。一般来说,只有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阻碍,才算是病态。


但急性发作毕竟是短暂的,多数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治愈之后,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即使部分久治不愈的患者,也可以在病情相对平稳的阶段,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所以,精神疾病不等于精神残疾;精神病人也不一定就是残疾人。如果一个人一旦得了精神疾病,就被当做残疾人来照顾,而忽视他的劳动力和创造力,这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的浪费,也是对患者本人的不尊重。

我就诊过一位患有抑郁和强迫症患者,她曾对我诉说:“我真的太痛苦了,难道我们精神疾病患者真的无法正常工作,一辈子永远是个废人吗?我不愿做废人,怎样才能正常上班呢?”

这位患者16岁患病,治疗多年也不见好转,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抑郁时无法出门,正常人际交往难以进行;上班时也动辄情绪低落,无法长时间坚持工作。单位照顾她,不上班也给她发工资,反让她自卑且自责。丈夫跟她离婚了,一个人生活让她倍感孤独,没有愉悦感。与人交往感受不到乐趣,整天精神紧张不能放松,经常想一死了之。

她在痛苦时向我求助,我深感责任重大,由衷感谢她的信任。听完她的讲述,我试着勾画她的思维脉络:患病-治疗不见好转-难以正常工作-受人照顾-认为自己是个废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可以理解和令人同情的思维,而且她的表述很流畅,看不出是个患者。所以我没有把她看作病人,而是视为和自己一样有理性的正常人。

问题在于,是她自己在悲观绝望时,认为自己是“废人”。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认知偏差。

受人照顾就是废人吗?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受到他人照顾。患病的人享受照顾是名正言顺的。

我在法国巴黎参观那里的精神卫生服务时了解到,一位不能工作的精神病人与一位每天辛苦工作的低收入体力劳动者相比,前者得到的社会福利比后者的工资收入还高。当地官员的解释是,病残人士不是不工作,而是不能工作,他们理所应当受到社会的照顾,而健康人是不能不劳而获的。这个例子说明,疾病和服药注定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因而得到他人的照顾不可悲也不丢人。

另一方面,在享受他人照顾的同时,自己是否做了能做的?不论继续在现在的单位干,忽略工资和发展,还是勇敢换新单位,努力要求自己适应新环境,只要都去看积极的一面,自然心理平衡,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如果自己做决定有困难,找人求助是个好方法,但最终,你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因为你不是个废人。


四  康复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社会


既然说到什么是精神病,就再谈谈什么叫康复。


许多人认为,精神病人经过治疗不打不闹了,就算是康复了。即使他整日生活懒散、无所事事,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精神病人治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这种过低的期望值势必导致患者本人及其家人忽视自己应尽的努力,或者听天由命,或者怨天尤人。从而,众多的精神病患者长期闲散在家、与世隔绝,导致社会对他们产生更多的偏见。


事实上,精神康复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除精神病症状,而是通过各种综合康复措施,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建立了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不难发现,除了临床治疗之外,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比如训练患者的生活技能,为他们创造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主动投身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人生经验,克服性格缺陷,提高心理承受力等等。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精神科医生在进行精神检查时,往往过于注重探察患者的症状转归,忽视对患者生活、工作及其内心体验的了解;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往往过于注重药物品种和剂量的选择,较少同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讨论康复计划和实施过程。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则过于强调病区的安全管理和打针、发药等基础的护理操作,却少有闲暇来组织患者进行各种有益的康复活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备感孤独和苦闷,想方设法逃离“牢笼”。


精神病院的设施和管理方式也远不能适应精神康复的要求。比如,笔者到过很多大中型精神病院,站在病区走廊的尽头一眼望去,色彩单一,生机不足。精神病人住院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由于治疗的需要,他们被剥夺了自由,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再加上住院环境单调、色彩缺乏、信息量少,他们逐渐变得被动懒散、无所追求,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是精神病人的“长期住院综合症”,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和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


可以想象,即使是一位正常人,在这里被封闭久了,要想重新面对复杂多变、人际纷争的外部世界,也需要相当长的适应过程,何况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更何况他还要面对众人的歧视以及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呢!


至此,我又联想到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家精神病院里看到的宽敞的走廊、落地的玻璃窗,整洁的绿地上跳动着由病人自己喂养的小兔子……即使我们还没有条件达到那样的硬件设施,至少可以在洁白的墙壁上装点些优美的山水画,在令人感到阴森、压抑的铁窗上,悬挂些病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


这样做花不了几个钱,却可以换来金钱买不到的温馨与祥和,何乐而不为?关键是我们的医院管理者们是否从康复治疗的高度出发,来布置医院设施和安排患者的住院生活。


五   家属的认知误区


除了医院的问题,患者家属也有自己的认知误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患者过度关心,事事包办代替。其实,康复期患者并不像患了躯体疾病那样需要静养,相反,亲人为他做的越多,他的主动性越差、依赖心理越强,越难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家属应鼓励患者自己料理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情感,并适当参加社交活动。


我有一个患者,名叫卫林,16岁,却已经是身高1米80的大小伙子了。他最近无法上学读书,原因是离不开妈。在我这里咨询的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一直要拉着妈妈的手,平均每两分钟就要抬头问一句:“妈,没事儿吧?”妈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安慰道:“没事儿,儿子,妈在你身边呢。”然后抚抚他的头,摸摸他的背。


卫林的父亲工作忙,经常出差。他从小就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母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包括为他洗内衣和袜子。


在学校里,卫林为人老实,办事认真,要求自己很严格。最近面临“中考”,学习压力较大。卫林越是想考好成绩,却越是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总是莫名其妙地害怕,怕自己考不好同学笑话他,怕自己有了进步同学嫉妒他,怕考试期间自己突然发高烧,怕学习紧张精神会崩溃。


后来,他又把对自己的担心转移到母亲身上,怕母亲上下班被车撞了,怕母亲切菜时不小心切着手,甚至怕电视辐射会损害母亲的视力而不让母亲看电视。这种“怕”字当头的心态搅得他头晕脑胀,常做噩梦。


为此,他总是跟母亲形影不离,还要每天无数遍地询问:“妈,没事儿吧?”虽然一再得到母亲的安慰,但没过多久,他又旧事重提。卫林也承认,如此喋喋不休地询问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保证母亲真的“没事儿”,但他就是不放心,询问至少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他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卫林患的是“强迫症”。患这种病的人多半都有办事认真、犹豫、过于注重细节、自己强迫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这种人在顺境下可以不表现症状,遇到挫折和压力无力解决时,便转化为对小事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以此转移和缓解心理冲突。病人有强烈的主观痛苦和要求摆脱的愿望。


我向卫林的妈妈解释道,强迫症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相结合。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卫林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他的独立性,鼓励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减少对母亲的依赖。具体地说,在生活上不要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他照顾得太多、太细,要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遇事自己做决定。


“是、是、是,大夫,您说的对……”


“妈,没事儿吧?”母亲的话再次被卫林的问话打断了。


“没事儿,儿子,妈在这儿陪着你呢!”


看着慈祥的母亲像对待婴儿般地抚慰着卫林,我只有无奈地摇摇头。人们总是觉得,大夫给病人开药就能治病,可是精神疾病的治疗,岂止如此简单!母亲对卫林的行为模式不转变,卫林何时能长大?病根何时能去除?


家属的第二个误区是过于急躁,看患者做什么都不满意,经常指责患者“有病”。精神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建议家属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实际困难,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揭他“有病”的疮疤。家属“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如何与患者平等地交谈,也是家属需要学习和摸索的。的家属主观意志较强,对患者说话带有指令性,不给患者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结果,患者变得愈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患者对待疾病和现实的态度也是影响其康复水平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情况是,患者在病重期间由于缺乏自知力,主观的痛苦感并不强烈,然而在病愈之后,顿觉噩梦方醒,不得不面对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不得不考虑精神病给自己学习、工作带来的重重困难。有的人从此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厌世。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患病固然不幸,却也可以把它看作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因为患病,有人更加善于理解别人的痛苦,善于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有人病愈之后继续读完大学、研究生;有人把自己患病的经历视为财富,去热心救助同病相怜者。这样,坏事变成了好事,往日的不幸转化为今日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


一句名言说的好:能够坚定地从苦难和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六  社会应该做些什么?


最后要提及的,是我们的社会。


我的一位患者是一名优秀的厨师,得病以后他不能掌勺,被迫去配菜。因为他反应迟钝、动作慢,常被以前手艺不如他的同事训斥,就连新来的临时工也敢对他指手划脚。他心中极度不满,有时甚至想拿刀跟他们拼命。他知道这样不好,为了克制自己的冲动,他主动加大药量。然而药物的副作用使他更加迟钝,更加成为别人的笑料。他咬牙坚持着,确切地说,是挣扎着上班,因为这份工作对他很重要。


精神病患者克服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目的就是康复后回归社会,同我们一样生活、工作。作为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在充满善意地接纳他们?


精神病患者的的确确的弱势人群,他们能够康复,但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


人性的良知在呼唤,我们应该、也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你做了吗?

作者简介:
姚贵忠,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渡过平台特聘顾问。长期从事各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社会心理康复、家庭干预以及社区防治的实践与研究。

姚贵忠专栏:
康复是患者毕生的功课

相关阅读:

勇敢地做出选择吧,每条路都各有精彩
权当生病是你人生的一段修行
我的人生就是与疾病共舞
女儿忽然休学,一家人怎样携手共渡惊涛骇浪
辛苦了,今天你又多活了一天
无惧他人眼光,做真实的自己
静谧爽朗的晴天,我要与双相和平共处
无论如何,活下去,不要伤害自己
成为过山车玩家并非坏事:双相给的我勇气
患者不必用“正不正常”的标签定义自己
清茶:家长如何识别孩子的精神状态

喜风呆:抑郁症的病耻感,是时代的印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